摘要:
食品工业连接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更是承载着国民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近年来,食品造假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造假现象屡禁不止,食品安全与真实性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当前国际食品流通领域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有效的科技手段之一,其应用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轻元素(H、C、O、S和N)不只具有一种原子,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在物理、化学及生化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作用,导致自然丰度出现特异性变化。该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在食品分析领域,它不是测定食品的成分组成或特定化合物的含量、比值,而是基于同位素分馏机理和食品(或其某特征化合物)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差异进行判断,因而具有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早关注稳定同位素食品分析技术对食品质量科学监管的支撑作用,一些稳定同位素技术方法经检验、比对分析后被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欧洲标准委员会(CEN)或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采纳为官方分析方法标准,在蜂蜜、果汁及葡萄酒领域的产品质量控制及真实性鉴别方面广泛应用。在开局良好的情况下,欧盟第6、7框架计划持续资助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食品真实性和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Food Authenticity and Traceability)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越来越多的分析方法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
我国食品行业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起步较晚,2002年庞国芳院士首次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稳定同位素食品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GB/T 18932.1,用来检测蜂蜜中是否含有C-4植物糖,这也是至今唯一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各级食品和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科学仪器设备,其中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及配套设备将近70台(套),但由于缺乏相应检测技术标准,仪器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稳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实验室(Food Analysis using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 laboratory,FAIT)挂靠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该实验室专注于稳定同位素在食品安全和食品真实性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制定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国家或行业标准,提高我国食品领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水平,推动食品真实性技术与诚信体系建设,促进食品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每一项稳定同位素食品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制定都需要进行多次科学实验与研究,如同位素食品分析方法是否符合食品行业或监管部门的应用需求;实验室间方法比对是否满足重复性和再现性精度要求等。《质谱学报》编辑部与FAIT 共同策划了本专栏,介绍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科研最新动态,旨在鼓励和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食品领域中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以期为我国食品质量控制及真实性鉴别与溯源的研究与实践做出更大贡献。
本专栏由6篇论文组成,这些工作是FAIT实验室在方法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成果总结,以及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初步结论,文中提到的技术是稳定、准确的,同时也是经济可行、并且容易使用的。稳定同位素食品分析技术,虽然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但纵观欧洲在此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联机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在某些特类食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希望本专栏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国内食品科技工作者或原地球化学、水文科学、环境科学乃至农业科学的稳定同位素专家的关注,共同探讨稳定同位素食品分析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改善和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工业合理有序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与相关机构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